標籤彙整: 生活小記

讓海述說己語

讓海述說己語

一段時間前開始學自由潛水,上一課水溫度很冷因我預備不夠而完成不了,今日趁清明節假期補補課。

自由潛水時潛者靠一口氣下潛。因潛者不帶上水肺,能潛多久潛多深視乎潛者有多了解和挑戰自己的限制,有多放鬆。

自由潛水,潛者要挑戰自己,擴張自己的限制。原來靠一口氣都能去得深,潛得久,當以為無氣時原來還能「頂多一陣」。亦可以說是你「以為」自己無氣,其實還有。你要以身體、心態,好好運用所有的資源,就是「那一口氣」。

潛者要嘗試觸踫「自我的邊緣」,突破局限,是邊緣體驗 (Edge experience)。挑戰往往引起緊張,吊詭是潛者越緊張,身體、心態越難配合,越消耗得多,越生硬,越著意想做到便越難做到。

今日我首先自我熱身,「躺平」水面,看看水底,聽聽自己的呼吸聲,讓呼吸慢下來,心靈靜下來。雖然今日我是想潛到十二米,但我每一下潛追求的並不是深度,而是態度,心態有多放鬆,動作有多自然。每次升水後下次的目標是要更放鬆,更自在,用氣更自然。奇秒的是越是這樣,潛得越久越深,目標亦不知不覺達到。

面對挑戰首先是要讓自己自在,技巧是一回事,但心態亦是決定因素。過度執著,欲速不達。自在是要刻意預備,不是自然地發生,這是能操練的技能。這和歷奇輔導中的熱身道理相若。熱身,講的未必是「炒熱氣氛」,而是制造氛圍、文化、習慣,使帶領的和參加的都自在,以這根基大家一同迎見挑戰。

另外,目標亦要設定得對。真正目標並不是「十二米」,而是能潛到十二米的素質。雖然當你有這些素質時仍不一定能到十二米,但缺乏素質更是難達到,就算能達到都是偶然。帶領歷奇輔導活動時,往往要和大家設定目標。目標應是甚麼? 是爬到有多少高度的高牆,還是能爬到當下高牆背後的技巧和素質?

謝謝天父,透過今日的經歷跟我說話,提醒我當如何面對現時處境。謝謝給我心靈空間,有觸覺領受來自大自然的信息。今次是「讓海述說己語」。

阿平寫於香港
2022年4月5日

#培訓者反思 #基督教歷奇輔導 #歷奇輔導 #生活小記 #隨便寫吓 #學習轉移 #文化形造

有時看似無意義的,就是意義。

近幾個月不算太晚放工,但心力消耗甚大。放工後吃過晚飯,雖想處理事情、寫寫論文,但心有餘而力不足。最後都是看看電視,看看 Youtube,十一點左右便去睡。

Youtube 我甚麼都看看,宗教性的有 Howtindog,時事的有沈旭暉、娛樂的有微辣、小薯茄等等。老婆話無營養,但我看 Youtube 片是想放空。

放空有其價值,我需要放鬆後才能有心力專注工作和其他事情。沒有康樂,你亦不會有心力和心機追求屬靈和知識。錯誤解讀聖經裡「操練身體益處還少,唯獨敬虔,凡事都有益處,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」害了許多人。不是敬虔、看起來有實質的才有意義。

多年前幫教會搞少年歷奇福音營會,就有教會前輩提點我,說「活動最緊要係後期的 de-brief」。講的是他們重視參加者在活動能學到甚麼、領會甚麼。這沒有錯,只是少年人亦有康樂的需要,這亦是成長的原素。我看福音,好消息不限於救贖,還涵蓋很多。

基督教歷奇的光譜其實很闊,除較為人知的「歷奇輔導」,還有「歷奇康樂」、技巧性的「歷奇訓練」、介入性較高的「歷奇治療」。每一範籌都有特定目的,對生命有不同裨益。作為工作者,帶領歷奇不同範疇有不同技巧,價值無分高低,重要的是恰如其份帶領,不眼高手低,接待到受眾的需要。

工作很累或失意時,有時連嗌救命都吃力,我想要的反而是多點康樂,刻意參加活動做參加者。當你只有剛夠的恩典過每一日時,就未必有空閒功夫談論事情有否意義。

或許有時看似無意義的,就是意義。

阿平
寫於香港
2022年3月26日

#培訓者反思 #基督教歷奇輔導 #歷奇輔導 #生活小記 #隨便寫吓

有些事,是要夠長才可以。

疫情下,太太接觸多了野外。

起始時是她想避開人群唞氣,便開始了行山。後來山徑多了人,便開始找一些較難的路線,避開多點人群。她小時候多運動,體能好應付到。開始時我是帶她行,到後來她她嫌我的路線悶(因我無諗過要打卡) , 她在 IG 認識了一些朋友,教她和帶她多走一些其他路線,她便在路線上出多了主意,行得更多。

以前是我推她去行山,就算約好晨早出發,但當天總不能在十一點前叫醒她,現時是就算七點在西貢起行她都可以。由半推半就到喜愛,從跟隨到帶動,從歷奇人口中「我的太太」到我成為「佢的老公」,轉變頗大。

慢慢她亦開始喜歡露營,我都無買新裝備好耐,自覺是舊的已很夠用,但現時她是會自己去買東西。家中會突然出現 Trangia Masstin,或突然出現好型但好重的焚火台和天幕,亦叫我幫佢買掛在營前的波波燈、掛飾,同好唔實際全黑(但好易刮花)的 Trangia 25 cookset。

太太安排的露營與我的不同,我的比較 old school,行多一點、食得帶得簡單一點。她是較享受型,行得不多,有些是坐快艇直達,吃的較豐富,清酒煮蜆、燒串燒等等,這往往需要在背包外加個大冰袋。我是有些抗拒,但她既然是開始喜愛野外,就由她一會吧。我是喜愛較野外的太太,野外人較不拒小節。這轉變是我在疫情下感恩的事,很矛盾地疫情應該夠長讓她這些轉變「入骨」。

最近,太太喜愛看一個台灣的電視節目,叫「不去會死的他們」,講台灣一些登山人的經歷和對山的看法。不只看到好風景,分享亦很好。

太太聽見節目中的他們一行便十數天,「嘩」了出來,說「好辛苦,好長啊」。

我回應「你要試試,那怕是五日四夜或三日兩夜。有些事,是要夠長才可以。」

上山,要把生活所需孭上去。這豐儉由人,你習慣平時多用不必要的,自然會孭多於所需的上山,這基於性格和價值觀,只是反映你個人的本質。我喜歡有人講的一句,「露營露營,露出原型」。但這些如果像太太所去的一日半日方便團便較不明顯,但十日八日你孭上山的代價便大了。另外如飲食,短行程你未諗營養,但長行情如吃得不好是影響進度和安全。

如以上山作為操練,學習擁抱大自然、神創造的情操是必然,另外如要觀察到自己的呈現,便要有觀察到自己和周圍的覺察。另外,過程要夠長,夠長呈然足夠的真實,夠長令你更能跌跌碰碰改變自己較頑固的方面。

野外福音工作者,或許角色像個導遊、亦像個輔導員。要足夠硬技巧處理安全、有欲祝福人的意志,有觀察人的敏感,有啓導人的氣質和方法,要有好的人觀、神觀、福音觀、自然觀。要培訓這些人,教的受教的都要付出許多,要好多計劃,要精準知道需求,要大量對症下葯的實操,要落地,學完啟動到。這件事,亦是要夠長才可以,超越了圖針技巧。

最近工作有些轉變,不知為期如何,只知未必是短時間,未知是禍是福。就拿著德誠那句「危機在,恩典更在」和 Dickson 那句「見步行步,行步見步」,在這段長時間,看看自己如何蛻變,神如何帶領。

阿平
寫於香港
2022年2月26日

#培訓者反思 #基督教歷奇輔導 #歷奇輔導 #香港歷奇輔導學會

何必心煩?

網上看見有網紅說基隆茶餐廳的盆菜唔得,亦拿了酒店的跟它的去比較。

我看見時該片已下架,無機會看到。網紅登了道歉聲明,網上有許多討論,一方是說網紅說得過份,說該茶餐廳做了許多善事值得支持云云,亦說拿酒店跟茶餐廳比是戇居。另一方是說不好吃便說不好吃,無政見可言。

平貴東西比較概念上我唔覺戇居,相類似的比較其實台灣網紅 Joeman 亦有做,只是 Joeman 評論得較平實和厚道,往往突出了貴平各有特點,看官自行決定的方向。我對這事無特別感受,她又不是特別有公信力的網紅,無特別參考價值,她覺得不好吃便由她講便是,又何必為事情動氣、傷神。

剛好前幾天家裡做節便吃了該餐廳的盤菜,事前已知無矜貴的食材(例如花膠等等),但就對得住個價錢,明買明賣不欺場,一家人吃得高興。

要傷神的事已太多,又何必加添多一樣。喜歡她的繼續喜歡,不喜歡她的不再看便是,何必心煩。

阿平
寫於香港
2022年1月23日

順勢而行

數星期前上了兩天帆船 (keelboat),學了美國帆船協會的 ASA 101 Basic Keelboat Sailing Certification 課程。以前都上過幾次生命前線帆船事工的航程,但今次算是較認真地學習一些操作和駕駛帆船的基磋。

帆船的主要動力來自風,無論想去那裡,都是「順勢而行」。

順勢,不等於必然是順風,亦可是逆風。帆船其實在順風或逆風時,經調節下都可行走。所以順勢不等於追求順風,而是無論順風逆風,都運用可用的條件,揸好架船,做好佢。

所謂的順勢而行,亦未必是當你無法掌控形勢時,懶係型地說句「 go with the flow」。要順勢而行,你都最少要有:

  • 冷靜辨認和接納目前形勢的視角和胸襟
  • 辨認風向的能力
  • 善用風向調節頭帆和主帆的知識和能力

順勢而行不是甚麼都不做,反而是在看似無咩好做的情況下,看到隱藏了要做的事,做好佢。問題是,你有否這個視角。

感恩大學課程同學們認真讀書之餘認真玩,有伴是重要的。期待三月的 ASA 103 Basic Coastal Cruising Certification。

阿平
寫於香港
2022年1月20日

高影響力地溫柔

這一年挫折不少,顛覆了許多相信多年的道理,質疑過自己各方面,好不容易慢慢在年尾開始爬起來。

在過程中得許多朋友支持,要出來即出來,要傾偈即傾偈,要安靜亦給我空間,無言感激。透過你們,我看到好多,學到好多,亦看到自己需要變許多。

其中一個大家提醒我的,是「你以前事事為別人想太多,你都要為自己想多一點」。回想,或許是的。有些時間,甚至有自己的良善被濫用的感覺。亦有同事提我,「要做多啲運動,個人會開心啲」。

學習開始為自己籌劃多一點、留空間亦培養興趣。不要事事想著如何祝福別人,不要單單想著要怎樣豐富要教導的課程,要找一樣不熟悉的活動,以參加者身份祝福自己,認真玩、開懷笑,認識新朋友。

剛剛兩星期放假,便開始「室內攀石」(Bouldering)。雖然多年前已考取「一級運動攀登」,但從無認認真真去玩,不算「開始過」。兩星期前,問了朋友那一間 climbing gym 較好,約了場地教練學一小時,便隔日去玩玩練練。

從容易的路線開始,亦嘗試一些難少少的,但總離不開 V0 至 V2。不算玩過許多路綫,但觀察別人很多。各位師兄師姐甚至小朋友的動作不只有力量亦優美,好好睇。

攀石在勇氣、力量背後,亦很溫柔。
溫柔不等於柔弱,相反是要有力量才能溫柔。
要很有能力,很努力,才會看起來溫柔。

刻意不做許多路線,就算做到一條路線,亦重覆做。想想有什麼能做得不同,做得輕啲溫柔啲。這和我過往不同,慢慢來,細味所做過的。困難的是如何觀察自己的動作,留下那份感覺,或許起頭要刻意點才成。

要學習 “Impactfully gentle” 。

阿平
寫於香港
2022年1月1日



你不知道的事

你不知道的事 – 王力宏作品

這幾天看得最多的新聞,是王力宏不忠的新聞。一個形象極度正面好男人的人版,雖不算很靚仔但還算端正,音樂上具不凡才華。他前妻爆料撕破完美形象,原來真面目是個「渣男」。更甚的是,他極有策略地舖排反擊,你看看他突然不明所以地稱呼前妻為「西村美智子」可看到一些端偽。

身在香港隔了個岸,不太了解王力宏對台灣人的影響,是否如香港的發哥受本地人尊敬。從台灣人的反應看來,看似是「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」。

我不認識王力宏,就算是表面認知都欠逢,只懂他的一首「你不知道的事」。他對太太不忠是錯,再錯的是他在事件後做的不只是「危機管理」,亦是準備「還拖」。這些都無需要再深究,但事情卻引發思考。

王力宏的好形象,大抵是團隊用許多力氣建立起來。好事策略性讓人知道,壞的事找方法抵消影響或許亦加以反擊,掩蓋真實。想深一層,做這些事的大有人在,雖然未必具策略性。許多人在社交媒體塑造形像,公開想讓大家看到的一面,但就很少在社交媒體讓人看到自己有多仆街。我不敢說王力宏有多虛偽,因現實上許多人都是這樣,人性、利益使然,只是程度上的分別。

在教會生活久了,部份的聖經教導琅琅上口。

「我誇軟弱,讓人看到主的恩典」從軟弱經歷主恩是對的,返教會耐了,人會誇自己的軟弱,但都是自己和估計別人能接受的軟弱,最黑的往往不會表露。主耶穌接受你,不等於別人包括教會領袖沒有論斷,亦不代表別人能像主一樣放過你。許多人的黑歷史如被爆出來,有誰不是王力宏,只是有多王力宏而已。

王力宏的事,我不欲向他拋石頭,只是想引以為鑑。我都做過落水狗,總想別人給自己機會更正。他本已富甲一方,就算不再從事娛圈又如何,我只寄望他黑暗過後站起來,禰補他傷害過的人,好好地經營,前路還有甚遠。

個人觀點,各抒己見。

阿平
寫於香港
2021年12月23日

目中有人

今天八號風球,實體上課變了網上進行,亦偷閒寫扎記。

近年許多友人到海外生活,最近跟兩位海外大叔約好每兩週在網上聚舊和守望。過往大家見面大多都是埋位做事,雖拍檔多年但事工以外大家都事忙少維繫,散開反而讓我們聚焦於我們「人」身上,有更多機會結連和對談。

同工多不等於真相遇,事工完後往往很快便散了。當我們帶領和提醒別人結連,但卻容易忘了自己。事工本身是無止境,追求一方面的完美便容易犧牲似是無代價的自身需要。同行的關係是選擇,要付代價,即使是犧牲程序和課程的一些非必要部份。

「目中有人」說的不只是帶歷奇程序時要「看到受眾」,而是看你本身有多在乎人。

無疑香港人近年經歷許多,與其說香港變了,不如說這一切或許都遲早發生,現只是加快了速度或「不虛偽」地展示出來。社會發生一些事時許多人都還在想「點解攪成咁」、討論「以前唔係咁」,既是現實那無論政見如何都已不值得影響情緒和生活。不如去想想事情背後的誘因,和接下來會是怎樣較實際。

無疑香港現時是走得好快,而預計走向的方法和過往不同。這不止影響社會,其實會影響每個層面。人會憑自己的經歷、教育和知識解讀、預測事情。但現時秩序、規律和倫理都跟過往大體的認知不同。我們未必再能運用和享受過往建立起來的「根基」和規劃,我們需要能冷靜「看到」很多、「應對和轉變」很多、有智慧地「持守」很多。這些都要有頭腦、行為和心力,亦不會一開始就準確,總會跌跌碰碰。以體驗學習的角度是每次經歷拿一點、懂多一點。這些特質未必是具體的技能,但卻是要走到下去的要素。

要應付轉變可是頗累人。我減少了工作以外的活動,亦減少不一定要我負起的責任。我與太太多了去野外,減減壓,傾傾偈亦想想事情。

有時我都會看 Youtube 短片消消壓,老婆頗有意見,說 Youtube 短片無營養。不是每條短片都無營養,例如「老高」的短片頗知識性、沈旭暉的頗分析性、Celine and Cynthia 的旅行片拍得漂亮、Howtindog 的片讓我學習不虛偽的信仰生活。當然我都會看看其他的,例如微辣、小薯茄、阿滴英文。當中微辣可以是粗口橫飛的,但經過了許多事後,粗口可以是真誠,溫文可以是粗暴。

生活已不容易,能偷閒透過短片笑笑,又如何。

阿平
寫於香港
2021年10月9日

在耕耘中的磨鍊

早上六時,公司外望
早上六時的灣仔

今日寫的只為記下生活。

這一陣子工作仍然繁重,每日早出晚歸。早可以是六時已回到公司,晚可以是晚上差不多十二時,這些日子應仍要持續好些時間。

工作以外剩下時間不多,更要好好規劃,暫緩一些非緊急的安排,強制留下休息時間,亦預留空間應付明天開始的新學期。所有事情都只能是剛剛好,知道「夠好」便要收手了。這應否是常態? 正面去看,這是學習刻己的契機。另外亦要找尋真正喜歡和能幫自己放鬆的活動,有效益地休息。

在這學期要修讀 「Incentives and Monitoring in Accounting」和「Business Research and Analysis Design」,還有在進行中的「Independent Business Studies」,應會是最緊密的學期。我期待半年後開始寫論文的日子,最少能多點自主,仍是寄望能兩年後畢業。

歷奇方面,三級教練協調仍還有一年多。在公在私,應還有兩三年耕耘期,要頂住。

要有好表現,七分靠心理,三分靠知識。要實在建立生命歷奇工作者的素質。要為有機會耕耘感恩,學習感謝玫瑰有刺,緞鍊與逆境為伍的心靈狀態。

後話,最近與幾位朋友對談,他們不約而同說透過網誌看到我的近況。原來我寫的東西,是有人睇的。如要在網誌分享路上走下去,應要如何呢? 較著名的博主,是怎樣開始的呢?

阿平
寫於香港
2021年9月10日

尋找恩典節奏

向高山舉目,在飛鵝山

飛鵝山是我的後山,當我特別開心、唔開心、想安靜、想傾偈、想思想時,從家駕車十五分鐘就到,是我專屬的空間。

還記得我在澳洲讀書時,一次被團契裡大部份人誤會,就渴望有這樣的一個地方,當時心想的是 Mount Dandenong,距離市區是一兩小時的車程, 只想有個想安靜能安靜,想大叫能大叫的地方。

或許,每人都要有一個這樣的秘密基地,隨心去流連。

今日無特別安排節目,從飛鵝山回來後看了一會電視,完成了這學期僅有的功課,晏少少與太太晚飯,再做一會公司的事情。不知以我年紀以言是否緊密,但最少已比我過往放輕了。

有一次跟太太去滑水,她友人分享他每一個週末都單調,週六早上滑水、下午瑜珈、晚上可能約朋友食飯,週日亦是瑜珈和陪家人。當是聽起來是重覆,但現在回想是單調中的豐富。這友人到底用了多少時間認適自己,能調節成這樣的節奏?

漸漸發覺我有時為其他人或自己都背負得太多,就要去到進退失據、喘不過氣之時才知道。雖然因為過往背負多,在不同領域都有相當認識甚至成績,但原來漸漸根本就無可能這樣闊,繼續便是撕裂自己,好事變成壞事。

現在是太太在梳化睡著了,我就寫寫反思。我享受這種平靜,亦需要這種平靜。休息是為了行更遠的路,「 Recreation」是 Re-Creation,是從新「創造」,回歸主賦予我的安排與和祂的關係。以前講好多,漸漸是需要和領略當中的智慧。得力在乎平靜安穩是對的。

不經不覺已是四十多歲,正式人生後半。感覺是主近期在拆我的「頑固陣地」,拆毀辛苦,學習交上、學習梳理感受、學習盼望恩典、學習靠主自在、學習自省、學習回應、學習努力、學習自處。

學習危機在,恩典更在。

過往自信能力,但人總會大,身體能力最後都會衰敗,早開始整理是好事。就從整理時間表和感受開始,找尋屬自己的恩典節奏。

無論如何,耶和華都要保護你,耶和華都要保護我。

阿平
2021年8月21日
寫於香港

詩一二一
我要向山舉目,我的幫助從何而來? 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。 他必不叫你的腳搖動,保護你的必不打盹!保護以色列的,也不打盹,也不睡覺。保護你的是耶和華,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。白日,太陽必不傷你;夜間,月亮必不害你。耶和華要保護你,免受一切的災害。他要保護你的性命。你出你入,耶和華要保護你,從今時直到永遠。